OpenWrt开放IPv6公网访问

来源https://blog.51cto.com/datoudatou/7706894

今天记录一下OpenWrt路由器在IPv6环境下,如何设置防火墙实现按需开放公网访问内部设备。

IPv6 已经相当普及,无论是家宽、校园网,抑或是蜂窝移动网络,获得 /64 的 IPv6 子网已经不是难事。特别是当前运营商对于家宽正逐步停止提供公网IPv4,未来从公网访问家庭局域网的需求只能通过IPv6实现。

环境

  • 路由器:OpenWrt 22.03.2

  • 绝大部分厂商的原厂固件的 IPv6 防火墙都是残缺的,请不要使用原厂固件

  • 光猫应当配置为桥接模式并使用路由器拨号,请不要让光猫承担它不该承受之重

  • 需要暴露的主机:Any GNU/Linux

  • 当然也包含各种NAS

准备工作

确认已经取得 /64 的 IPv6 子网

一般可在路由器管理页面确认,也可通过其他方式确认。
如果获得的子网大小不是 /64 ,本文仍可供参考,但需要有一些小改动。实际经常遇到的是直接给了 /60 的子网(电信or移动)。
如果只能取得 /128 的子网(整个子网只有一个地址),还是别折腾了,换运营商。
下文中,我们假定取得的子网是 2409:1111:2222:3333::/64

确认 ISP 没有阻止入站连接

如果路由器使用的是 OpenWrt,默认的防火墙规则不会阻止 ICMP 入站连接;如果是其他路由器固件,请先完全关闭防火墙。
本文假设系统防火墙已经被恰当配置,不会阻止需要暴露的端口的入站连接。

  1. 访问 ip.sb,取得当前设备的 IPv6 临时公网地址,我们假设它是 2409:1111:2222:3333::1234
  2. 尝试在外部网络 ping 上述 IPv6 公网地址。
  • 最简单的方式是,在 Android 手机上通过 Termux 使用蜂窝移动网络 ping。(应当先确定 Termux 能连接到 IPv6)
  1. 如果能 ping 通,则进行下一步。如果不能,通常没有必要再进行下一步。
  2. 向 OpenWrt 添加一条通信规则(访问 cgi-bin/luci/admin/network/firewall/rules)以临时允许入站连接:
  • 允许 TCP 和 UDP,源区域为 wan (包含 wan, wan6),目标区域为 lan,操作为接受,其余留空,保存并应用。
  1. 在本机挂载一个 web 服务,如 python3 -m http.server 8888
  2. 尝试在外部网络访问这个端口,如 curl http://[2409:1111:2222:3333::1234]:8888
  3. 更换端口重试几遍,重点留意 80, 443, 8080 等常见端口有无被封锁;如被封锁,尝试不常见的端口。
  4. 关闭 web 服务,删除先前创建的通信规则,保存并应用。如果是其他路由器固件,请重新打开防火墙,并想办法刷入 OpenWrt。

如果 ISP 阻止了入站连接,请考虑换一家 ISP。
有些路由器的原厂固件可能无法关闭 IPv6 防火墙并造成假阳性结果,请考虑使用 OpenWrt

取得设备的不变后缀

选项一:EUI-64(推荐)

EUI-64 地址有着我们需要的优点:后缀固定不变、前缀实时更新。一般情况下,我们应该使用它。如果获得的子网大小不是 /64,可能不按预期工作。

Linux:

免登录复制

sudo ifconfig

Windows(需要提权):

免登录复制

set-netipv6protocol -RandomizeIdentifiers Disabled  # Windows 默认不使用 EUI-64,启用它
ipconfig /all
  1. 找到目前用于连接互联网的网络适配器。
  2. 找到一个 IP 地址,它应该类似于 2409:1111:2222:3333:****:**ff:fe**:****,它就是该设备的 EUI-64 地址。
  3. 记下 ****:**ff:fe**:**** 的部分,下文假设它是 1:20ff:fe77:2077
  4. 验证 EUI-64 地址(可选):参见 通过EUI-64自动生成IPv6地址和IPv6链路本地地址(Link-Local Address) | CCIE 工程师社区

选项二:使用临时 IPv6 地址

并不推荐使用临时地址,这将导致防火墙规则难以编写。

请直接跳到下一节。

选项三:DHCPv6

并不推荐使用 DHCPv6,因为它总是落后于网络变化。如果家宽重拨导致分配到的 v6 子网变化,它根本不会自动更新,只有等到租约到期(一般是 12h)续租时才会更新。

首先选定一个 IPv6 后缀如 a1cd(也可不选定。默认分配的后缀一般是设备特定且不变的,不选定则自行记录默认分配的后缀)。
注意:有时候,在系统的默认配置下并没有完整的 stateful DHCPv6 支持,此时请使用其他方法。本文亦不含有打开 stateful DHCPv6 的教学。(DHCPv6 坏坏)

  1. 在 OpenWrt 为需要的设备创建一个静态地址分配(访问 cgi-bin/luci/admin/network/dhcp),指定租期如 5m(因租约到期才会自动刷新,必须设定为较短的值以确保 DHCPv6 分配维持最新),填写选定的 IPv6 后缀(也可留空),保存并应用。
  2. 物理上重新连接目标设备。
  3. 刷新页面,在页面底部的 已分配的 DHCPv6 租约 里确认确实为该设备正确分配了需要的后缀和租期。
  4. 如果租期没有被正确分配,仍为默认的 12h,则该设备不适合该方法。(除非能获得不变的 IPv6 子网)

配置防火墙

向 OpenWrt 添加一条通信规则(访问 cgi-bin/luci/admin/network/firewall/rules):

  • 协议:TCP 和 UDP
  • 源区域:wan (包含 wan, wan6)
  • 目标区域:lan
  • 目标地址:

  • 使用 EUI-64 或 DHCPv6:::<需要暴露的主机的后缀>/::ffff:ffff:ffff:ffff,如 ::1:20ff:fe77:2077/::ffff:ffff:ffff:ffff::a1cd/::ffff:ffff:ffff:ffff(如果子网大小不是 /64,请自行改变掩码)

  • 使用临时地址:留空(注意:这会导致其他主机一并暴露,请避免同时留空目标端口)

  • 目标端口:

  • 暴露特定端口:<需要暴露的端口或端口范围>

  • 整台主机暴露:留空

  • 操作:接受

  • 高级设置

  • 限制地址类型:仅 IPv6

  • 其余维持默认

  • 特别提醒:源端口留空,只填目标端口